要改的是態度、制度

近日工作很忙,讀書也很緊湊,跟朋友相聚的時間也不多。以前,我們會即興約晚上吃飯,漸漸去的人愈來愈少,也有幾位朋友近乎消失的狀態。每一次,我當飯局搞手都感到非常沮喪,部份人已讀不回,部份人要指名道姓問才答,其他又會先反問地方再答。讓我想起有位地鐵大叔跟他朋友Whatsapp,他朋友問大叔去不去吃飯,大叔以不知道作回應。其實在只有兩個選擇的情況下,肯定地回應一個,很難嗎?

有報導指香港工時時數稱霸全球,我身邊不少朋友下班後也要覆公司電郵,一天不檢查的話,未讀郵件數破400不是夢。至於香港獨有的退休制度「強積金」面世十五年,但效益和成效一直不大。尤其是被指偏袒僱主的霸王條款--強積金對沖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,在下一直不明白原本是僱主支付的費用會變成由員工的口袋取出,並結帳。建制派的張宇人議員將強積金主要問題歸咎為管理費問題,實情是管理費問題即使減免一半,整個制度對市民退休計劃也毫無幫助。

按照強積金制度下,每位合資格的僱員都必須把薪金的5%撥出,僱主也支付同等的金額,該筆錢存入強積金帳號,直到僱員65歲才能領取。強積金管理公司會每年按帳戶整個資產淨值收取某百分比的管理費,即帳戶存款愈多,管理公司的收入也愈多。

晚上,我和母親到附近餐廳吃飯。途中,有外賣單車駛至,差一點撞到母親。這位外賣店員竟然叫我們睇路,這個世界實在太混沌--一個違反道路使用條例的人在行人路上踩單車,竟然要求行人看清楚路面,而不是反思自己的單車能否踏上行人路。我是一位小器的人,也是有仇必報的人,這間餐廳將會收到很多「外賣訂單」。

皮皮
一事無成的香港90後廢青

0

  1. This post has no comment yet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© 2025 皮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