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的這段日子一直忙忙碌碌,稍為空閒卻令我反思這是為了什麼?每天跟隨公式化的時間表:上班、上夜校、睡覺,是為了賺更多的錢、結識更多的朋友,還是填充自己虛無的時間?我想答案顯然而見。社會、父母一直灌輸我們的價值觀是賺多少錢,而不是告訴你做的職業有多偉大。現今社會是實務主義,誰賺得多,誰便是成功人士,從而有種「笑貧不笑娼」的心態。
金錢是可量化的單位,父母比較子女與同輩的成就往往以金錢來衡量。如果有位朋友從事援交、倫敦金而賺很多錢,父母會稍有微言,並道出:人家比你更叻的「事實」(皆因收入比你賺得多)。當然,在下無意醜化收入高的人士,例如:醫生、地盤技工等,他們都是一群精英人士,也受得起這麼高薪,只是長輩親友經常以他們為例,告誡後輩,而沒有看清真正的事實--這群高收入人士是萬中無一、精英中的精英,否則也配不上高薪,而父母同樣是這群高薪人士之一員吧?
上一代批評你如何不努力,同時又推諉自己當時的設備沒現在這樣好,所以無法成為高收入人士。驀然回首,那當時沒有任何高收人入士嗎?大多數的窮人只是重覆上一代人的路,在批評子女不求上進的同時,倒不如先反思為什麼人家的父母比你賺更多。
註:以前在下也寫了一篇差不多的文章。
是的,我也飽受上代人的思想毒害
@鈦客志你好,可以透露一下你受到哪種思想害得最深嗎?
家里倒是没这类思想,只是希望我能有个稳定工作即可。
@小叶如果不用背負其他人,多好!
其實有時候是你自己承載的太多,放下就好了。開心快樂度過每一天便好。
@王宜楷文集嗯,我也正慢慢調整心態。每天比昨天的自己進步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