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 $10,000 買張敬軒演唱會門票

標題應該是:我買了 $10,000 張敬軒演唱會門票,合共 16 張,當中 2 張為朋友買,其餘 14 張是試驗此商業模式。

張敬軒將於2018年6月舉辦演唱會,剛好我因為儲里數而擁有建行eye信用卡

在Facebook的各個專頁,不難看到他的Fans對建行這種「冷門信用卡」感到訝異。我考慮到以下的因素,判斷出我應該用盡訂票名額(每張信用卡最多可訂 16 張門票):
1. 演唱會只開三場,相對於專頁的留言數簡直是微不足道。
2. 張敬軒上一個演唱會已於2014年。相隔 4 年,他的人氣有增無減。
3. 訂票只能用電話訂購,我打了 2.5 小時才打通,證明很多人致電熱線,否則不會大量留言抱怨。

不消兩天,我所訂購的門票都已經被預留,原因大概是我的轉手費較便宜(外面的黃牛真的很黃,以近一倍價錢轉售,而我只提高30%)。其實我是用這次經驗來賺取一點經驗,思考這個模式是否適合我,以下是我的想法:
1. 門票現時只收取按金,當門票到我手,我還需費時交收。
2. 所有門票費用由我墊支,即是說我 3 月已把錢付出,到 6 月才收回全數,所以控制現金流是非常重要。
3. 聯絡買家是頗花時間的過程,當中必須應付各式各樣的奇怪問題,例如:兩張演唱會的門票是連位嗎?

如果下一次我也能優先訂票,我極大可能不再做,因為太花時間了。

皮皮
一事無成的香港90後廢青

8

  1. 大事记

    粉丝是疯狂的,所以黄牛才有利可图,这行业别看暴力,但是风险也是存在的。就和当初那些囤Iphone X的人一样。 :wink:

    1. 皮皮

      @大事记是的,其實極大風險。我想不透給溢價提前用新款電話的人,但黃牛就大概猜到——購買這批人根本買不到票,而且又想支持偶像吧。

  2. 老杨

    :???: 还以为 $10,000 买一张门票呢……

    1. 皮皮

      @老杨我故意省略幾個字,學習做標題黨。

      PS: 有網站將第一排的位置標價為$9,500 :eek:

  3. Unee Wang

    黄牛嘛,求口饭吃,我觉得市场经济下并不过份,超过我的心里价位,我就不去呗

    1. 皮皮

      @Unee Wang同感,太貴就會覺得沒必要看。

  4. iherb優惠碼

    忠实粉丝

    1. 皮皮

      @iherb優惠碼我願意犧牲自己的門票換取金錢,我大概不是忠實粉絲,畢竟Money比較實在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© 2025 皮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