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我會放棄在實體書店買書?

自從擁有信用卡後,我甚少在實體書店買書,因為香港的書本售價實在貴得離譜,買一本書的價錢足以在台灣博客來買兩本(同一本書再加額外一本),而且有專人送上門,加上台灣書商包裝書本比香港更好。

以下訂單我是在昨天的 11:33 AM 付款的,翌日 6 點前已經收貨。
(這次到貨速度太快,書本到手,信用卡仍未入帳。)

順豐發貨時間表

我喜歡在網上查閱逐本書本簡介,參閱作者其他的著作評價,繼而再作出購買決定(外文作者可參閱 Amazon,中文書籍可善用 Google 搜尋)。在實體書店,很難完成這項動作,若然要比較的書本數量太多,恐怕要待在書局一整天。

加上現在的書籍質量參差不齊,萬一一時衝動入手的書,回家後發現不合適又應如何處理?我認為在網上先篩選等同有一段冷靜期作緩沖,過一星期後仍然覺得書本不錯,就果斷付款,否則理應把錢儲起。畢竟買入一本沒價值的書花費的成本牽涉時間、金錢及無法讀到有價值的書籍所下的機會成本。

早在1997年巴郡股東大會上,查理蒙格(巴菲特合夥人,巴郡董事會主席兼總裁)說過「人生就是一連串的機會成本選擇」。要變得更聰明還是更笨,取決於你的讀物。

皮皮
一事無成的香港90後廢青

9

  1. 李毅

    皮皮,还是多读点书的好

  2. Mr.Chou

    实体书店已经被电商打的体无完肤…时不时都会看到哪里哪里书店关门

    1. 皮皮

      @Mr.Chou同感,不過香港主流的連鎖書店主要是中聯辦經營,有無限資金經營,只能做個精明消費者,選擇最便宜的途徑、最適合的方法購買。

  3. 天空博客

    我也不喜欢实体店买书,我喜欢在当当和亚马逊 (本人不喜欢电子阅读本)

    1. 皮皮

      @天空博客我始終覺得實體書比較實在,以前考慮過要不要買本電子閱讀器,以我的閱讀習慣注定會吃灰。

      1. Sam.Z

        @皮皮实体书还是阅读起来更舒服,我的Kindle已经成为泡面神器了~ :???:

        1. 皮皮

          @Sam.Z其實我更怕自己不會用kindle,導入檔案、轉換電子書大概很複雜,所以寧願選自己懂的方法讀書。

  4. 陈大猫

    两个没想到:一是没想到顺丰在港台都有业务;二是没想到中联办还开书店。

    1. 皮皮

      @陈大猫順豐的確很方便,在香港好似併購了DHL的業務。
      而中聯辦搞書店是避免禁書廣泛流出:
      //「三中商」(三聯、中華與商務的統稱)由中聯辦全資擁有,簡單而言就是國家宣傳機器的一部分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© 2025 皮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