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兩個月大市持續疲弱,老媽親自督兵直接買進建設銀行@$5.87,帳面虧損2萬多。有時做多錯多,不如忘記股市,思考一些有意思的事。當然,我持倉下滑不少,有人笑說:每天少一片肉,一個月割一大塊肉。
對比幾年前,我入睡前會提心吊膽美股升跌,現在沒有理會太多,反正自己控制不了。有些人會指罵美國總統,說他搗亂引致股票大跌,我心想你賺錢獲利有感謝他嗎?人的劣根性很奇怪,有錯誤一定是人家的錯,自己沒錯,或者個人價值早已被打工教條所磨平(例如:千萬不要認錯,否則客人要求賠償更多)。
自從七月BB事件後,我更關心身邊人的感受,很怕他們突然會消失或者患上什麼奇難雜症,最有安全感莫過於一筆財產,可惜整個經濟環境轉差,公司面臨倒閉(雖說還未發生,只是自己的工作量變少,感覺不會錯)才驚覺自己所擁有的不多,不管是技能還是知識上的不足。又回看一遍以前,發現當年在小學、中學時期那些不理智的抉擇很可笑。如果能用現在的智慧再來一次,我會怎樣?
最後,引用張磊在《價值》中的一句話:
每次危機出現,都為我們提供一次難得的壓力測試和投資覆盤機會,而最終是價值觀決定了你將如何應對和自處。
正如我上一篇的評論所說,忽然覺得活著不容易,尤其是能平安出世。對我來說,前路迷茫,但我深信會成功闖過去。
後記
在這波新股熱潮,發覺自己所擁有的不多,又或者說跟別人的差距巨大。例如在認購熱門新股上,人家輕鬆拿出幾百萬做按金,獲分配更多股票,所賺的錢等於自己的幾個月薪金,甚至一年薪金。貧者愈貧,富者愈富是必然的。
這裡記錄一下我近期看過最深刻的兩個網站:
1. 帕雷托高原:一位連登討論區會員不時分享財經評論,及後轉職位基金經理。
2. 男人唔可以窮:講述倫敦金的人氣網絡小說,幾年前更搬上大銀幕,最觸動我的是故事的生離死別。
疫情的时候很多中医药股份大涨,我就感觉没希望了,抽身
@Unee Wang及時避開已經比很多人好。
先前大漲/受惠股票,很多都已回跌不少,例如:康希諾生物(6185.HK)。較奇怪的是九毛九(9922.HK),停業了大半年竟然升幅不少,實在不理解。
现在炒股都不看业绩基本面,越是烂的业绩越是有人炒,心已冷..
@Mr.Chou疫情受災股可以跟電子商貿股同步上升,聞所未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