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年假期已經過半,下一次長假期恐怕又是聖誕、新年之時。
新年時,很多親戚恭賀「賺多啲」,實際上自己沒有太多掌控能力,除非你能為公司帶來遠高於薪金的價值。在香港,除了專業人士、醫護人員外,恐怕沒有什麼工種值得享有高溢價。以我這個工程行業來說,在工地技術(實戰)及學術水平雙修或者有機會獲取提升,問題是我不可能在辦公室獲取手藝上的提升。新年寫這些負面東西,其實是清醒自己頭腦,認清定位。老闆跟員工永遠站在對立面,至少薪酬方面是的。
沒有父/母幹下,正職以外,股票投資就是最重要的賺錢門路,尤其是香港寸金尺土,根本容不下創業,加上自己有自知之明,沒有什麼比別人優勝,只好當寄生獸當個 free rider。可惜,在派錢的美股上只投入兩萬多港元,倉位不大,未能享受這波升幅的紅利。至於港股,因為配合日常活動時間,隨時看到資訊作出部署,雖然倉位比美股大,但壓力較少。當然,這個年頭每個網友都賺到盆滿缽滿,我真不應該說自己有投資股票。
近日論壇熱話是有些年輕年子賣意識不良照片(https://lihkg.com/thread/2414805/page/1),當中有會員每月收費 80 美金,輕鬆月入幾萬元。回想我2年前寫一篇男女不平等,女賺的是容易錢的思路真的不錯,現在的人只在乎你有沒有樓(或資產),誰在意你的錢是不是以不道德方式獲取呢?時代不同,標準亦隨之下降,或許這是時代的衝擊。
If you can't beat them, join them. 對於別人動不動拍攝食物、寫食評,我一向嗤之以鼻。後來,發現這是新興的洗好評產業鏈,只要找到適合的PR接頭,便可到相應的餐廳免費用餐,條件是寫好評,絕不能提及試食、負面評價。2020年,我參與了 8 次勾當,當中有 5 家是不錯的,其餘的 3 家是埋沒良心寫,總共吃了 $1,833。凡是有好評、負評的網站,全看負評就對了。
新年的拜年活動每年都大同小異,年初二原訂到婆婆家拜年,因任職醫院的表弟有病徵,經檢測確定沒事後,延至年初三。以往回大陸拜年的活動,在今年亦因疫情取消。如果追索新年氣氛從何消失,我想是由我爸離開後的那一年開始吧。他未離開的時侯,年初一會在家煮午飯,邀請姑姐家到訪拜年,席間喝紅酒,非常熱鬧。
另外,我媽在年初一一直提醒我們整天不要洗頭,現在疫情加上外出過,這項傳統已被打破。從現實主義來看,我沒有深究年初一不洗頭是什麼意義,一直做又沒有什麼好東西發生,或者本來就不應視為規則。
人到 30 歲,不少東西已經成形,沒有大變的空間。對於自己浪費時間的壞習慣,要麼接受,要麼改變,我不想自己活得成廢青,趕快將自己電腦內的遊戲刪掉。剩餘的幾日假期深思自己未來的人生應怎樣走吧。
祝各位牛年吉祥、身體健康!
新年快乐,
君子爱财取之有道,但第一桶金用什么方法获取,其实并不重要..
@Mr.Chou現在認同了,有了第一桶金滾下去就愈來愈快。
不過持有更多財富,碰到這幾天的股市大調整,可能輸得更快。
賺錢確實不易,能保持初心也好。活在當下,祝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