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疫苗剛剛面世時,市民傾向觀望其他人接種疫苗多於身體力行接種,及後政府連番以廣告攻勢推銷,並推出獎勵(打疫苗有機會抽到一層樓)作招徠,接種率仍低於預期。然後,政府就將疫苗與娛樂、食肆堂食捆綁起來,使預約接種疫苗人數大幅增加。
特首今天新增的患者沒有接種疫苗,暗示患者有接種就不會染病。
特首:兼職售貨員父母及弟弟染疫 一家人均無接種疫苗
回看其他病例,看看已接種疫苗的病人如何?
首宗Omicron重症患者是61歲青山醫院精神科男護士,他已打兩針復必泰,上月20日從英國抵港時確診,當時沒病徵,原病情穩定,昨轉為嚴重。
有一段時間,確診的病人全是已接種疫苗,我們還戲言說已接種疫苗會確診,可惜在欠缺資料梳理的網站下,較難搜尋到相關例證。
這篇文不是討論應否接種疫苗,而是帶出以偏概全的觀念。特首用一個病例帶出沒接種疫苗便會染病,其他人亦可以反過來說已接種疫苗不見得好。所以政府這次成功地以訴諸利益的方法(包括,不限於:禁止堂食、工作及娛樂等),迫使市民參與。不管他們願不願意,接種率肯定會提高,輕鬆完成政績。
在香港,有兩款疫苗可供接種:
1) 科興疫苗
2) 復必泰疫苗
以數據來說,復必泰的抗體水平比科興高,接種後的副作用也較大。禁堂食政策出台後,我聽到有人選擇接種一針科興,原因是副作用較低,而不是效果更好。對我來說,當然選擇一支抗體水平高來接種吧,打針不是為堂食,而是為預防疾病,心理上起碼覺得那針捱得有道理。
与政绩无关,限制活动是根据地区风险等级开展的,自觉遵守并非他人所迫
@阿锋我們這裡的領導一直希望提高接種率,以便通關……
聽聞的通關條件由最初接種率的70%上升至90%。
@皮皮理解
我是被迫的,如果我不打,打过的人唾沫能淹死我
@Unee Wang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。
打完了第三针了,过来看看
@小彦身體可以的話,應該打的。
还是要打的,万一有用呢。第三针已经打完了,不打居委会天天电话轰炸
现在有4针的了,三针接种完毕才算真正接种完,第四针后才算加强。
@大魏對,有時在想這樣的情況要怎樣才完,希望未來的一年能找到答案。
其实仍有不少是被迫接种,接种了不注意防疫同样会中招,听说是症状较轻?但是谁知道呢..
@Mr.Chou我聽回來的消息是差不多,新種病毒像感冒一樣輕微,只是上一輪的 Delta 死亡率較高。
時刻注意個人衛生,我不擔心自己生病,怕家人有事而己。
我自己是觉得打了会放心些,多少有些自我安慰的成分在
@迷你日志無從對比效果,打完求安心。
@Tokin我聽深圳的親戚說,每隔一段時間,小區裡的人會提醒打針,如果不打就每日敲門,所以一到指定時間便打針。
你们还有 復必泰 能选……
@木頭人對,外國大多是認可復必泰,不接納科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