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政府修訂疫苗通行證,限制未接種疫苗人士的活動,使很多人「被迫」接種。我媽跟親友談起這事如獲至寶,說以前沒人打針,現在爭相去打針,他們應該趁沒人接種時就接種。我的理解是用行政指示限制一些活動,肯定影響供求關係,事後說馬後炮對事情沒有一點幫助,亦不顯得自己更有先見之明。正如在未開市前,未能預測某股票的升跌,直到收市後,看到該股票升了,難道會說早預測到會升?
面對新冠肺炎確診數字不斷上升,能夠做的已經不多,除非不用工作、不乘搭公共交通、不用買菜,否則有限度的活動同樣有感染風險。只能配合勤洗手、戴好口罩等習慣,其他只好聽天由命。
市民冷待接種疫苗,我猜想是源於對政府的不信任,也是這幾年社會運動後的Reaction。加上負責推廣疫苗的人員為了推銷某個品牌,忽略保護力低於另一款疫苗,整體接種率達 88% 對防疫幫助不大。如果當時推廣接種疫苗,不硬銷某疫苗好,而是拿出更多科學證據,說話形式不同已大大改變接收者的心態。
記得當初醫護人員提出封關隔離,政府沒有考慮相關方案,最後處理罷工人員。再後來,政府因疫情將邊境往來關閉。在醫療人員不足的水深火熱情況,某醫管局高層突然亮相電視台說一定會向當初罷工的人士追究責任。中、低層員工在這困難時間仍被追究責任,相反決策者未有任何承擔,對這種平行時空只能無奈接受。
按WSJ的观点,是说七月一号有庆祝活动,习总要过去,所以下了死任务
@EEE.ME還有幾個月時間,現在已開始緩和,相信口服藥上市會進一步控制疫情。
我覺得香港的人口密度是疫情嚴重的主因之一。
香港这次疫情有点吓人了,希望感染数据早点降下来。
@陈大猫現在主要目標是將死亡率降低,而不是糾結於感染人數,方向算是更正確。
老人家比较麻烦,年轻人一般可以扛过去..
@Mr.Chou是的,打針後休息一天就可以。
我们这里很多人都已经打完第三针了,至于第四针是否需要打,关键看政府,我们随时候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