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個月前,一位同學問我們不如一起到台北旅行,意外地合共有五個人可以請假出席,促成這次的「畢業旅行」。其實我們畢業了接近十年,日常一直有溝通和搞活動,同學之間可能有小圈子去過旅行,但大圈子的旅行比較少,所以稱它為「畢業旅行」,加上有些同學已經成家,所以能一起旅行確實頗難得。至於我上一次出國是澳洲的工作假期,還不知算不算旅行。如果是旅行的話,這次可以是第二次。以前的心態總覺得不如將錢儲起來吧,但香港股票的表現告訴大家不用儲,應花則花,哈哈。
在這幾次的實地體驗,台北真的很舒適,這種感覺某程度是基於比香港的物價便宜而產生,而且人民質素遠比香港高(先讓乘客下車)。
1. 用餐:在香港隨便吃個飯已經是HK$50+,大概是TWD$200,而且不是好吃的,用料質素很基本。在台北用餐便宜近一半,大約TWD$115-130(份量大+TWD$20,大概港幣5元)。最後的一天,我們誤打誤撞入了一間米芝蓮推薦餐廳(泰國是一星餐廳,台北是推薦餐廳),店員提醒我們人均消費是TWD$600,我們說HK$150吃飯不是太貴吧。
2. 小販:在台北的路上,不時看到一些小販或者有些小食店,價錢相宜,作為旅客可以任性地不看價錢地買飲品或者小食,店員在溝通時,會介紹你到那裡逛逛、遊客一般到哪裡玩,這種體驗非常好。
3. Uber司機:由於這次是五個人去,一般的士只能坐4個人,所以我們經常坐Uber,沒太多東西拿或在地鐵站附近就坐捷運。司機會下車替乘客打開車門,很健談,乘車期間會介紹那間牛肉麵、早餐店好吃。至於捷運,一程大概在TWD$20-25,比起不少大城市屬於便宜水平。
4. 駕駛態度:台灣的道路設計很像日本,行人燈是綠燈,但轉彎的車還是可以行駛。我們站在路旁看地圖,轉彎的司機還是會讓我們先走,有些甚至拉低窗問我們是不是要過馬路。
5. 夜市:五天的旅程,到訪過寧夏夜市、饒河夜市及師大夜市(按評分順序),很驚訝在同一夜市中沒有太多重複的食品售賣,反而香港的夜市只會看到牛雜、燒賣、魚蛋等重重複複。
一行五人的手信合照(牛轆餅買五送一,所以越買越多),把照片傳送給朋友。朋友問怎麼影手信店出來?其實是我們所住的Airbnb大廳,一間兩層獨立屋,有五間房、七張床、三個浴室,比起酒店房,更方便我們聊天、吃宵夜。
買這麼多,歸功於入境時的抽獎。五個人有三個人中獎 TWD$5000,我們協議用來作公數吃飯。
Airbnb附近早餐店的一頭熟睡貓咪,這間早餐店是24小時營業,有一晚的經過時,牠只是換個方向睡覺,很可愛。
總結
整篇文章難免以香港為基準對比台北,反映出我對香港物價不成比例地高有一定的抱怨(租金、人工昂貴,很多事都幹不了),所以難怪不少港人北上到深圳、福田等城市消費,原因就是北上玩一整天,所花的金錢只是大約香港一頓比較好的晚餐。我的團友都說盡量削減香港的消費,旅行時再大買特買。
我們相約下一次旅行在2024年10月份。
欢迎来福建玩!(台湾的服务器贵吗,可以推荐下嘛?)
@湘铭呀我用香港主機,不知道台灣有沒有好選擇。
有機會會去福建旅行,先搜集資料看看什麼地方值得去。
@皮皮欢迎来福建玩耍!
深圳吃飯比香港便宜只是因為付給工人的工資便宜而已,沒什麼值得驕傲的,服務員每個月只有3千人民幣
@springwood是的,加上深圳的地價便宜,各種營業成本較香港低。
@皮皮啊!深圳的地價絕對是全國最貴的⋯⋯
虽然台湾是中国的,但是也太落后了吧,国内6g已经来了,5g已经普及了,他们还在用4g
@鸟叔感覺5g和4g差不多,網速不太影響旅遊選擇。台灣的人文情懷不錯,願意跟人分享附近有什麼好玩。
香港的消费成本全球都排得上号,确实北上消费是不错的选择,以后估计大湾区融合,香港的物价成本会下降才是
@拾风思路正確,加上景點多年沒更新,服務、食物被比下去,只有死路一條。
hk去tw玩比内地去方便很多吧,有机会也要去tw玩一下
@Tokin我家去口岸和機場差不多車程,但太多港人湧上內地消費,不想跟他們逼,假期許可的話會選擇乘飛機出國。當然現在全面復常,機場也很熱鬧。
看到这只熟睡的猫咪,想起我楼顶那只猫..
台北的交通还是有些不同,得找个当地司机适应一段时间才敢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