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人北上成風 香港商家呻苦

打開新聞,各大媒體爭相報導過境口岸擠滿港人、一河之隔的深圳迫滿港人、香港街道水靜鵝飛……另一方面,很多人在討論區討論如何留住香港人、深圳的優勝之處等等,我曾經寫過部份原因,現在再歸納一下:
- 已落成很多口岸,在新界西的人消費在交通加上過關時間比出市區快,而且價錢牌砍了一截(匯率問題:人民幣眨值,美元與港元掛鉤);
- 在香港很難吃到質素好、服務好的餐廳(設立用餐時間、最低消費額等)。飲食業將貨就價,租金昂貴就將食材降級(具體例子是已上市的譚仔,上網一看就看到很多網民投訴換食材供應商,非常難吃);
- 有些人說內地較先進,因為電子支付普及(個人不認同這代表先進);
- 夾公仔機的差異是香港$5/局,而且夾子調較得難以夾到,除非是久經訓練的高手,否則不會在香港玩。

有人提出應多外出消費「拯救」香港經濟,其實不是明智之舉。現在的問題是香港商家持著優勢壓榨顧客,以食肆為例,一個現代人為節省時間多數外出吃飯,餐廳加價、減份量,達致利潤最大化。「拯救」這種店舖不就助長他們的行為嗎?讓市場汰弱留強不是一件壞事,讓商家知道原來經營不善會收入減少,甚至會倒閉。另一個問題是香港經濟竟然靠民間自發拯救,那些司長級人馬在哪?還記得政府的三月份推廣活動是:發起派免費雪糕、更換特色渠蓋以便遊客打卡,認真可笑。

我前天返鄉拜山,這裡不是港人熱點(最近是福海西站),在墳場的停車場看到幾架保時捷、Benz,上面的表哥說這區收地重建,舊區的人會按面積賠償,可以選錢+物業或者只選錢,前者的金額會較少。他沒有說具體多少錢,我猜想這可能是該區居民變富有的原因吧?我表哥的車稅後是70多萬,我想我不會駕駛這麼貴的車,層次不同。

皮皮
一事無成的香港90後廢青

10

  1. Jeffer.Z

    其实一个经济体衰落,最好的方法就是向另一个向上的经济体交互。但是这个不太现实,HK变成了和一个衰落的经济体交互,很多事情是不可逆的,注定它就是会越来越差,直到有一年阴阳倒转,万物重塑。我博客恢复了皮兄,有时间可以看看能访问不。

    1. 皮皮

      @Jeffer.Z我內地的表姐說內地找香港最高端的人做人才,反而香港找內地的專才是洗碗工那些勞工職業,內地洗一個月是$4000多,香港$18000,聽到她心動想來香港洗。我看到你的"未來五年"的文章,很有意思。

      1. Jeffer.Z

        @皮皮关于未来五年,我是读巴菲特和理查芒格准备五年去收购一家公司的一种敬佩吧,五年会发生很多事情,所有事物都在周期震荡。把握好周期才能在五年后有一个不错的收获,这是一种理想状态,事实是大家都在随波逐流,很少有人跳出来,敢于在高位跳出,低位再接盘。你表姐说的对,内地习惯于做舔狗,洋大人和港澳台的人才来了。会自动升级一个台阶,反倒是国人出去总不自觉的降低身价,去香港如果洗碗收入高,你表姐肯定会去的。中国人对赚钱有一种痴迷,再苦再累钱到位,盘子都能洗出火星来。?

        1. 皮皮

          @Jeffer.Z撇除其他因素,如果我是一個平庸的人,看到其他地方的薪酬比自己居住地區高這麼多,我必定去試試。在外地做一個月等於自己居住地的4倍多,正如菲律賓外僱,在香港辛苦做幾年,回鄉後可以買車買樓。 :oops:

  2. 测桃花运

    安贫乐道,即使眼下过的不好,也没想过去其它地方!

  3. Tokin

    去年去香港玩,发现有少数服务员态度不光对内地不友好,是对谁都一样。。。
    有次跟香港同事聊天,他非常希望香港也能开Sam和Costoc,不然只能去最近的深圳。

    1. 皮皮

      @Tokin聽說Costco將可直送香港,我想肯定會癲覆香港超市、百貨。
      香港店員的態度是差(對比其他城市),不是對種族有差異……遇上的士司機會更加明顯。

  4. 陈大猫

    我期待更多的边界被破除,所有人可以相对自由往来于世界各地。哪里的环境好、服务好,值得去,大家自然会用脚投票的。

  5. 万有引力

    之前好多大陆人击破头皮去香港,还有电影.当然现在好多各阶段人士去香港工作学习。相对少了。所在地方的收入,房价,都会影响能否留住,安居乐业这个词很好的诠释了。

    1. 皮皮

      @万有引力個人認為香港的吸引力已大降,其他城市可能更具吸引力(例如:環境、待遇)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© 2025 皮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