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清明節假期沒事做,有個朋友經常說笑邀請我北上,因為我每次都推搪不去,這次我答應了,促成這次的半天遊。為了方便,我們經落馬州過關,然後到福田口岸過關,因為過關就有地鐵,所以會方便一點(深圳灣口岸那邊的地鐵站仍未投入服務,深圳灣對我會更快)。
領展中心城和卓悅中心相距口岸幾個站,聽說是港人熱門的聚腳地。過境巴士每隔兩分鐘一班,加上過關流程很快,我在中午12時多到達,當時不是太擁擠,至少手搖飲品店都不用排隊(可能正值午飯時間,未有人喝手搖吧)。由於懶於寫長文,以下用點格式來寫:
除非特別標明,否則價錢按人民幣為單位。
1. 看到一些港式餐廳(例如:敏華冰廳、翠華餐廳)在這些開店,翠華餐廳是典型的上市後縮減食材而被唾棄的茶餐廳,我在香港已很久不吃,來到這裡更加不吃;而敏華冰廳離我家步行三分鐘有分店,五年之間只陪家人吃過一次。
2. 手搖飲品店有些「限時優惠」,指定飲品是 $9.9/杯,對比香港動不動 HKD$25以上一杯,只能說同業的進取競爭、人工、租金作怪。當一個人吃開$20+的飲品,即使不足$10的飲品不好吃,想當然會接受;反之,吃慣$10的飲品,遇到$20+的飲品不好喝,很自然地會說不如北上飲。瑞幸咖啡的每周一杯$9.9飲品還不錯,我在香港很少喝咖啡,看到只需$10就忍不住點一杯Latte,所以我跟朋友說:我在內地打工的話,很可能儲不到錢。
3. 這間店舖有些珍禽異獸,有客人想摸蛇,店員立即開箱,抱一條蛇給顧客摸摸,嚇到我們馬上退後幾步,生怕那條蛇會爬過來。
4. 雖然這支飲品類似可口可樂,但描述寫為「可樂型汽水」令人感到疑惑。如果這樣是$5,我想出去買杯手搖會開心一點。
5. 小朋友可進場的機舖有頭文字D、灣岸等遊戲玩,在香港只有18歲或以上才可進入。機舖內還有籃球機,好像冒險樂園+機舖的混合版。
6. 有幾間店舖是收取入場費,然後給客人玩貓(其中一間是平日$29/位一小時,假日$39/位一小時),但我觀察到有些貓貓已出現疲態,店舖還是接受客人,我想不是太好。
7. 最後,吃晚飯是吃太二酸菜魚,主要是我想吃。我試過在香港其他店舖吃酸菜魚,湯底實在無法比。吃這個二人餐$178,還送一大包薯片,我朋友想起用美團以93折買相應數量的$50優惠券,折後平均每位是$83。
題外話
朋友說香港某間甜品店,吃一個甜品是$108,足夠他在內地整天的消費。我說你願意跟內地的薪金,香港的物價都可以很便宜。當然,在香港經營一間餐廳,經營成本不止有食材、租金、人工,還有成立公司的牌照費、核數師費用、利得稅、申領食環署的牌照費及一切所需消防措施等(流程是找個顧問,再找承判商進行所需工程,這期間店主需付租金),未來還有垃圾徵費。香港物價能不貴嗎?
看到網上的熱門討論,很容易將風向帶到租金貴、服務差、質素低。或者這都是有心人想引領的風向,後來看到這一篇以數據解讀的香港結業潮的原因:
結業潮原因「不能說」,被帶風向怪北上消費、怪業主?不如讓數據說話,北上人數未達19年高峰,訪港旅客大減三成;比18年店舖租金跌6%,移民潮令工資漲,飲食業升10% 零售業升6%
一个甜品108刀,真心的贵
@老张博客应该是人民币,只不过他的输入都是$符号,可能跟输入法有关。。
@Kevin是港幣,香港一般是以「$」來標示,其他貨幣會在「$」前加貨幣縮寫。
@老张博客应该是人民币,只不过他的输入都是$符号,可能跟输入法有关。。
内地虽然现在经济不咋样。但是服务业还是非常棒的,香港的消费换到深圳。你们可以横着走,唯一不太好就是。这些企业卷的厉害,消费者确实消费低,员工也不赚啥钱,还闲不下来,让我选择。我宁可高消费高收入,人比较闲一些,这样至少生活方面有一些便利,更多有私人时间。
@Jeffer.Z用香港的標價看深圳物價真的不用看價錢牌,聽說美團的外賣員做一單賺幾元收入,沿途看到不少外送員在等待訂單,我猜是環境不行才會做。
假期應該來日本玩才對,去內地不划算
@springwood其實去日本很划算,只是我換了工作,未過試用期,那就沒有休假用。
深圳的消费,应该算是稍微高一点,不过也看地段。广州大部分是便宜很多
@老狼我聽過關口附近的地方都是港人,物價高一些。廣州比較遠,但計及車費應該差不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