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票投資之基礎問答

之前寫過一篇股票投資入門,今天再說深入一點本人的想法。

收息

有專家指出收息有很多種方法,包括:高息股票、債券、高息儲蓄保險、買樓收租。

高息股票:股票的派息會在股價中扣除,某程度上只是左手交右手,沒有實現額外的盈利,只是提早將投資金額提現。
債券:一般債券在全球化下已無法收取高息,除非買垃圾債券或非投資評級的債券。
高息儲蓄保險:必須留意該保險的高息是否保證還是依據假設而成的投資方案。(數字建基於大量假設數據)
買樓收租:入門門檻高,相信香港的專業人士也無法進行此操作。

入市良機

打開收音機,股評人經常說:「現價可以買,$X做止蝕,上望$X。」
我相信有聽電台的朋友並不陌生,但甚少專家會身體力行一起買入股票,
而在節目尾聲,他們往往申報沒有持有上述提過的股票。

我不會依據某個人的說話而買進股票,但「買得好,是成功的一半」。
至於何時才算是入市良機,我只能說是爆發金融危機後,指數大幅下趺之時。
以游泳作比喻,未入市時是在岸邊觀察;已入市的話,只能隨波逐流。

資產、負債

重讀富爸爸系列叢書,發覺以下兩句特別有意思:
1) 富人獲得資產,而窮人和中產階級獲得債務,只不過他們以為那些就是資產。
2) 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的東西,而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東西。

房子、相機、手提電話,不少朋友新購置後就急不及待放上網炫耀,
但那些東西不見得會為收入帶來正面流向,除非以上的是生財工具。
要避免墜進老鼠賽跑,必須先儲備資產,透過資產所產生的現金流以支付支出。

買得大、賠得大?

很多人將賭博與股市掛勾,並指出買得大、賠得大。
這說法可圈可點,因為投資得失是以報酬率來計算,
如果某股票能獲取5%回報,即使你投入10萬還是100萬,回報仍是固定不變(5%),所以經常被誤以為是買得大、賠得大。

風險與回報成正比例

大多數的專家說「風險和收益從來都是成正比的」,以鼓勵其他人相信他們的專業能力。
我相信這句話要視乎當事人的財商而定,例如:中華汽車(26.HK)現價只是$83.5,但內在價值高達$170,換句話說用$83.5能換取$170的資產,這筆投資只待時間讓市場重估該公司的價值。

若然向「專家」查詢,其答覆總是:如果只買一檔股票,風險不夠分散,建議你將資金交給他讓專業團隊跟進。

相關資訊

投資書籍推介:http://xpipix.com/215.html
對股評人的意見:http://xpipix.com/263.html
對倫敦金的見解:http://xpipix.com/400.html
投資黃金「好處」多:http://xpipix.com/664.html

皮皮
一事無成的香港90後廢青

4

  1. Klose

    现在皮皮还在有用收音机获取资讯啊,感觉收音机都是个很老的物件了

    1. 皮皮

      @Klose辦公室沒音樂聽,唯有打開網上電台解悶,同時獲取最新資訊。
      家中的收音機只有母親會開。

  2. 企业培训

    最近炒股不是好时机吧,去年深圳一堆血本无归

    1. 皮皮

      @企业培训我想是選股問題吧。
      大環境沒有去年的好,沒有那麼多Easy Money,在投資時也必須多下苦功。
      至於內地的股市,恕小弟不敢恭維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© 2025 皮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