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的新股市場熾熱,不少朋友都有所斬獲,甚至比普通買股賺得更多。面對熱門新股,本金有限,中簽率不高,一般人的選擇是:
1. 現金認購新股,沒有保底的股數
個人經驗是賺錢新股不中,蝕錢新股獲分派
2. 融資認購新股,有利息、手續費等開支
投入資金有20萬以上,肯定獲分派的,只是整體回報率不高。
注意事項是銀行利息較證券商低,不設暗盤交易。
有網友說用九成孖展的券商沒有競爭優勢,倒不如支付更昂貴利息,使用九五孖。
於是,我在雲頂新耀(1952.HK)進行覆盤,看看提高槓桿的成效:
圖中所見,中銀的九孖利率便宜,結果穩獲一手,有大約 21% 的人能分派兩手(那次我就是 79% 那批人);用招銀的話,投入成本更大,穩獲兩手。因為雲頂新耀的升幅不錯,獲分派多一手,可多賺 $4,000 以上,足以彌補利息開支。
下不下重注,取決於新股的質素及市場氣氛,大家應謹慎考慮、量力而為。當然,九五孖的額度一直供不應求、現金過盛,大多數人往往搶額為先,而不是深思熟慮,這一點希望大家留意。
我一直认为打新股存在套利空间,只能说明目标股价存在习惯性被注水,这并不是良性的市场规则。
@CcChen為了增加集資額,新股數據少不免注水,要認真判斷是否合理(例如:藍月亮貴為市場龍頭,整體洗衣液增長約13%,它預測增長竟為62%)。
上市後的套利空間主要看供求,最重要是機構投資者及指數基金的買盤(市場認為京東健康的合理價格大概是$100,誰知道多間基金+納入恆指,令其升至$143)。